涂覆三防漆的操作规范(二)


浸涂法是将电路板等工件完全浸入三防漆中,依靠漆液的表面张力和粘附性,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保护膜的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小型、结构简单且对涂覆均匀性要求较高的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板。浸涂法凭借其生产效率高、涂覆均匀性好等优势,在大规模电路板防护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浸涂过程涉及诸多复杂因素,从PCB的放置取出,到浸涂速度、时间、提升速度等参数的精准把控,每一步都关乎最终漆膜质量与防护效果。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漆膜厚度不均、气泡、流淌等缺陷,严重影响电路板的防护性能。

以下是浸涂操作的详细规范:

一、PCB放置与取出

将PCB平稳地放置在浸涂设备的夹具上,确保PCB垂直浸入漆液中,避免倾斜导致漆膜厚度不均。浸涂完成后,缓慢、均匀地将PCB从漆液中取出,防止漆液剧烈晃动产生气泡。

二、预浸

对于一些吸收性较强的基材,可在正式浸涂前进行预浸处理,即将电路板在低浓度的三防漆或专用预浸液中短暂浸泡,以减少正式浸涂时漆液的吸收不均匀现象。预浸时间一般为5-10秒。

三、正式浸涂

将固定好电路板的夹具缓慢浸入漆液中,直至电路板完全被漆液覆盖。浸入速度应适中,避免产生气泡。保持电路板在漆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漆液充分润湿电路板表面。

四、浸涂速度

浸涂速度应根据三防漆的黏度和PCB的尺寸、形状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浸涂速度控制在1-5cm/s。速度过快,漆膜可能来不及均匀附着在PCB表面,导致厚度不均;速度过慢,会使漆膜过厚,增加成本且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对于小型PCB,浸涂速度可适当加快;对于大型或结构复杂的PCB,浸涂速度应减慢,以保证漆膜质量。

五、浸涂时间

浸涂时间通常为1-5秒,具体时间取决于三防漆的类型、黏度和所需的漆膜厚度以及电路板的复杂程度而定。浸涂时间过短,漆膜厚度不足,防护性能差;浸涂时间过长,漆膜过厚,易出现流淌、气泡等问题。可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浸涂时间。

六、提升速度

PCB从浸涂槽中提升的速度也会影响漆膜质量。提升速度应均匀、稳定,一般控制在1-3cm/s。提升速度过快,漆膜表面可能产生流痕、气泡;提升速度过慢,会使漆膜在提升过程中滴落,造成浪费和污染。

七、提出与沥干

浸泡完成后,通过提升装置将电路板平稳、缓慢地从漆液中提出。提出过程中要保持垂直状态,避免倾斜导致漆液在电路板表面流淌不均。提出后,将电路板悬挂在沥干架上,让多余的漆液自然滴落,沥干时间一般为1-3分钟。

八、总结

浸涂法涂覆三防漆是一个精细且严谨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关键零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最终漆膜的质量与电路板的防护效果。从PCB平稳垂直地放置与取出,到预浸环节对特殊基材的精心处理;从正式浸涂时速度、时间的精准调控,到提升过程中对速度稳定性的严格把控;再到提出与沥干阶段对细节的细致关注,每一步都容不得丝毫懈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涂覆三防漆的操作规范(一)

在众多三防漆的涂覆方法中,刷涂法以其操作灵活、适用场景多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批量生产、局部涂覆或对涂覆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然而,刷涂法看似简单,实则对操作规范有着严格要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涂覆效果,进而影响电路板的防护性能。


三防漆涂覆工艺介绍(三)

三防漆,又称为三防涂料、电防胶等,是一种具备防潮、防尘、防霉、绝缘等性能的特殊涂层材料。它通过涂覆在电子设备线路板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保护膜,从而有效保护线路板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在三防漆的涂覆工艺中,喷涂法因其高效、均匀的特性,成为业界最常用的涂覆方法之一。


三防漆涂覆工艺介绍(二)

作为一种特殊配方的涂料,三防漆广泛应用于保护线路板及其相关设备免受环境侵蚀,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在众多涂覆工艺中,浸涂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需要完全涂覆的场合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