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手机
18142863185
关注我们
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 Top
传统胶黏剂常见问题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5-08 08:21
在工业生产与日常应用中,传统胶黏剂因其成本低廉、操作便捷等优势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应用过程中常面临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粘接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本文综合多个方面,对传统胶黏剂常见问题进行系统解析。
一、胶层太薄
胶层太薄是传统胶黏剂应用中的典型问题,主要表现为粘接强度不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胶层无法有效传递应力,导致剥离、断裂等现象。成因包括涂胶量过少、压力太大、初始固化温度过高以及材料特性制约等。涂胶量不足直接影响胶层厚度,而压力过大则可能导致胶层被挤出。初始固化温度过高会加速固化反应,使胶层在未达到理想厚度前即已固化。此外,基材表面特性和材料体系特性也会影响胶层厚度。
二、胶层脆性
胶层脆性表现为胶层在受力时易发生断裂,缺乏韧性。这不仅影响胶接结构的整体强度,还可能导致早期失效。成因包括增韧体系缺失、固化工艺失衡以及配方设计缺陷。增韧剂漏加或少加会直接导致脆性增加,而固化剂过量、固化温度超标或固化速率太快也会降低胶层韧性。此外,树脂含量过高同样会导致胶层硬度增加,韧性降低。
三、胶层粗糙
胶层粗糙表现为表面不平整、存在颗粒或气泡,严重影响粘接强度与产品美观度。成因包括配胶混合不均匀、胶黏剂质量异常、组分相容性差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机械搅拌不足、混合顺序错误或搅拌速度与时间不当会导致配胶不均匀,而储存条件不当或超期使用则会影响胶黏剂质量。组分相容性差和环境因素如低温固化抑制、溶剂挥发受阻等也会加剧胶层粗糙问题。
四、胶层发黏
胶层发黏表现为固化后的胶层表面仍呈现黏性状态,无法形成预期的硬质粘接层。成因包括温度因素、固化剂问题、混合工艺问题、固化时间不足以及操作工艺问题。湿度过高、低温固化不完全或温度波动会影响固化效果,而固化剂储存不当、超期使用或用量偏差也会导致胶层发黏。此外,混合不充分、混合顺序错误或脱泡不足也会影响固化均匀性。
五、粘接错位与脱粘
粘接错位表现为被粘物在粘接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直接影响产品结构和性能。成因包括放置位置不适当、施压时间过早、加热固化升温太急以及未有夹持限位等。脱粘则表现为胶层与被粘物之间的分离,成因包括表面处理不当、胶黏剂使用不当、工艺参数控制不当以及材料性能差异等。
六、胶层裂缝与疏松
胶层裂缝表现为胶层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纹,成因包括接触面配合不良、涂胶量不足、胶液黏度太低、固化过程中压力过大以及环境因素等。胶层疏松则表现为内部存在空隙、结构松散,成因包括干燥不充分、涂胶工艺失当、表面处理缺陷、填充剂含水率超标以及固化压力不足等。
七、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胶黏剂应用中的问题复杂多样,涉及材料特性、工艺控制及环境条件等多个方面。为确保粘接质量,需从源头把控,优化材料选择、表面预处理、涂胶工艺、固化条件控制等全流程参数,以实现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最佳粘接效果。
|
博兴相关产品推荐 |
||
|
UV胶粘剂 |
||
|
产品类型 |
产品特性 |
应用领域 |
|
B-151 |
低卤素、柔韧性好、耐黄变、上镀性好、附着力好 |
真空电镀UV涂料、金属/塑胶UV光油、UV胶、UV甲油胶 |
|
B-151DT |
耐黄变、柔韧性好、上镀性好、附着力好 |
真空电镀UV涂料、金属/塑胶UV光油、UV胶、UV甲油胶 |
|
B-186 |
耐水煮、对玻璃附着力好、耐高温、耐化性 |
玻璃UV胶 |
|
B-2058P-2 |
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固化收缩率低、柔韧性佳、固化膜有很好的拉伸性、耐强酸强碱 |
各种塑胶或特种基材、玻璃粘接UV胶 |
|
B-211A |
对玻璃/金属粘接力好、柔韧性好、耐水性 |
玻璃/金属UV胶 |
|
B-2111D |
多种基材粘接力好、拉伸率高、耐高低温冲击 |
UV液态光学胶、UV胶 |
|
B-2116 |
对塑胶粘接力好、柔韧性好、耐酸、耐碱、拉伸率高 |
UV胶 |
|
B-215 |
对玻璃/金属粘接力好、柔韧性好、耐水性、耐酸 |
玻璃/金属UV胶 |
|
B-2621 |
固化收缩率低、柔韧性佳、固化膜有很好的拉伸性、耐强酸强碱 |
UV胶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传统胶黏剂作为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其性能和应用范围直接影响着众多行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传统胶黏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环境污染、性能局限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了适应新的挑战,传统胶黏剂正朝着环保化、高性能化、功能多样化以及智能化生产等方向发展。这些趋势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传统胶黏剂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