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CIPP,即紫外光固化式原位修复管道技术


不饱和聚酯是最早用于光固化材料的低聚物,1968年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第一代光固化木器涂料就是不饱和聚酯与苯乙烯组成的配方体系,从而促使光固化实现了产业化。博兴新材作为光固化树脂生产厂家,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不饱和聚酯。

不饱和聚酯是由二元醇和二元酸加热缩聚而制得,其分子链中含有可反应C=C双键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聚酯大分子,其中二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等,二元酸必须有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如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以赋予聚酯分子不饱和度,同时与第二种二元酸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酸、己二酸、己二酸酐等并用,用于调控光固化材料的性能。

不饱和聚酯由于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与苯乙烯配合使用,得到的固化涂层硬度好、耐溶剂、耐热,可以获得较厚的光固化涂层,在木器涂装上可以产生高光泽、高丰满度的装饰效果。但该体系光固化速率慢、柔韧性差、耐黄变差、对大多数基材附着力差,而且苯乙烯本身气味大,有较大的毒性,已被世卫组织列入2B类致癌清单。目前不饱和聚酯体系在常规的UV涂料、油墨、胶黏剂等配方体系已基本不再使用,而是以复合材料的形式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人造大理石、玻璃钢、UV-CIPP内衬软管。

UV-CIPP,即紫外光固化式原位修复管道技术,其内衬软管就是由包含不饱和聚酯在内的光固化复合材料构成,主要用于修复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各种排水管道。这是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其施工原理是采用机械牵引将浸满感光性树脂的毡制软管拖入被修复的管道,灌注压缩空气使其紧贴管道内壁,通过紫外光灯照射使树脂在管道内部固化,形成高强度内衬树脂新管的管道整段内衬修复技术。

光固化内衬修复软管(简称软管),从内而外由内膜、浸渍树脂的玻璃纤维编织物、外膜和紫外线保护膜组成。

内膜:软管最内层的塑料膜,保护玻璃纤维编织物浸渍的树脂在软管的储存与运输等过程中不挥发,并在软管充气时使树脂尽量均匀分布。软管固化完成后,内膜需从内衬管里拉出。

玻璃纤维织物:软管主体部分,用来吸收固化胶水,固化后可以增大管道强度。

外膜:软管次外层的塑料膜,保护玻璃纤维编织物浸渍的树脂在软管的储存与运输等过程中不挥发,并在软管充气时使树脂尽量均匀分布。

保护膜:软管最外层的塑料膜,保护软管在储存、运输、牵拉等过程中不受紫外线的辐射并避免划伤。

光固化内衬修复软管的制造过程:

第一步:“干料”生产根据设计规格进行折叠成型,管壁厚度达到指定要求的玻璃纤维层,且内膜、防渗膜、防紫外线膜均安装完成。

第二步:“湿料”生产,将“干料”移动到自动化预浸线上,开始进行浸渍前准备操作,首先,对“干料”进行封口。真空处理,通过一个混合加料装置将树脂灌入衬管。接着,进行几轮辊压和持续抽真空处理使衬管充满树脂,再接着,进行浸渍效果检查,然后,去除多余的树脂。最后,进行折叠装箱。

那么软管制作完成后,是如何用于管道修复的呢?接下来我们聊聊UV-CIPP的修复流程吧。

在拉入内衬软管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现场勘测,管道封堵、导流、疏通、清淤等工作。现在我们开始进行管道修复吧。

第一、拉入底膜

拉入软管之前应在原有管道内铺设底膜,底膜应置于原有管道底部,并应覆盖大于1/3的管道周长,且应在原有管道两端进行固定;底膜需具备一定强度,确保可以对拉入的内衬软管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

第二、拉入内衬软管

应沿管底的底膜将内衬软管平稳、缓慢地拉入原有管道,拉入速度不得大于5m每分钟;在拉入软管过程中,不得磨损或划伤软管;

注意内衬软管不得在管道中翻转、扭曲;

软管两端应比原有管道常出300-600mm;软管拉入原有管道之后,宜对折放置在底膜上。

第三、捆绑扎头、充气、送入灯架

连接好扎头的气管,并检查扎头的密封程度,充气前应检查软管各连接处的密封性;

应严格按照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充气要求执行,分阶段逐步充气至结束,切勿赶进度过快完成充气过程。

第四、打开UV灯,设置固化速度,开始固化

光固化过程中内衬管内应保持空气压力,使内衬管与原有管道紧密接触;

内衬管固化完成后,应缓慢降低管内压力至大气压。

第五、固化结束后,切除两端多余材料,拉出内膜,恢复管道断面

采用内衬材料切割设备,切开管道入口,并取出扎头,拉出内膜;

内衬管与原有管道之间的环状间隙需进行注浆填充。

以上就是UV-CIPP修复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