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刷油墨会产生飞墨现象


UV油墨印刷技术是一种创新的印刷方法,它依赖于紫外光来迅速干燥和固化油墨。这一工艺的核心在于含有光敏剂的油墨与UV固化灯的紧密配合,这种配合实现了油墨的瞬间固化,从而显著提高了印刷效率。UV油墨印刷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点,在包装印刷、商业印刷、标签印刷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印刷当中,油墨飞墨是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要有效地防止飞墨,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油墨的物理性质、印刷机的机械条件、印刷环境等。

飞墨现象是因为油墨在印刷机高速运转之下,在辊隙的出口处,从原来的颗粒或者球状被拉成丝。断裂后的墨丝在弹性作用力的引导下重新回到墨辊。而墨丝断片则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呈球状,游离在空气当中,形成飞墨。

以下是一些会导致印刷油墨产生飞墨的因素

一、油墨

1、当油墨黏度过大时,油墨在墨辊出口处易被拉长,导致飞墨和传墨不均。黏度大还会使纸张拔毛脱粉,剥离困难,易引发花版、掉版等问题,影响印刷品质。

2、当油墨的黏度过小时,墨层在传递过程中分裂不均匀,容易形成飞墨现象,并增加油墨乳化的风险。这种乳化状态易导致浮脏、糊版问题,并且可能使印刷品的网点扩大,最终影响印刷产品的整体质量。

3、油墨的颗粒过大,会阻碍液体流动的力,导致油墨的黏度增加,使得油墨在印刷过程中更难以均匀传递,容易引起印刷堵塞和飞墨现象。

4、高分子量油墨的连结料具有相对较高的分子量和粘度,在油墨分裂时容易拉成长丝,这种拉丝现象就是飞墨的表现之一。

二、设备

1、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当印刷速率过快时,油墨在墨辊间的高速运动会带来一系列动力学效应。高速运动下,油墨在墨辊间的剪切力增大,这可能导致油墨的分子结构或分散体系发生变化,即所谓的“瓦解”。油墨瓦解后,油墨颗粒可能变得不稳定,容易在高速运动中形成微小的油墨颗粒或丝状物质,这些物质在空气中飘散,形成飞墨现象。

2、墨量过多时,油墨中的颜料和填料等固体成分被稀释,导致内聚力下降。内聚力的减弱使得油墨在墨辊和印刷版上的附着能力降低,容易导致飞墨的产生。

3、墨辊表面凹凸不平或者表面出现干结龟裂时,油墨在墨辊上的分布会变得不均匀。在凸起或龟裂的部分,油墨层会加厚,导致油墨的流动性不稳定。加厚的油墨层在墨辊高速转动时,更容易被甩出形成微小的油墨颗粒或墨雾,从而增加飞墨现象的发生。

4、墨辊温度设置不当:温度太高,油墨的流动性会显著增强,流动的油墨更容易被甩出形成飞墨。温度控制不稳定也会导致油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温度波动过大时,油墨的粘度会随之变化,影响油墨的传递和分布稳定性,从而增加飞墨现象的风险。

5、当印刷板或橡皮布表面过于光滑时,墨水难以有效附着在表面上。这会导致墨水在表面形成滴状物,而不是均匀分布。滴状的墨水在高速印刷过程中容易被甩出,形成飞墨现象。

6、印刷板或橡皮布表面有陷坑,墨水在高处积聚,形成较厚的墨层。这会影响印刷品的墨色均匀性和清晰度。在低处,由于陷坑的存在,墨水不易流动,可能导致印刷品局部缺墨或颜色不均匀,同时也可能导致飞墨。

三、环境

1、湿度对飞墨现象有直接影响。当湿度较低时,油墨和墨辊之间容易产生静电,导致油墨丝头拉长并容易断裂,形成飞墨。而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在同一温度下,湿度提高时,飞墨现象减少。这是因为湿度增加会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子增多,从而有助于电荷的消散,降低油墨的静电敏感性。

2、温度对油墨的粘度、流动性和干燥速度等性质有重要影响。温度过高会导致油墨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可能导致油墨溢出或流动不稳定,进而增加飞墨的风险。温度过低则会使油墨变得黏稠,不易流动,可能导致印刷机堵塞或油墨干燥时间延长,影响印刷品质。

3、气流对印刷车间内的环境有重要影响。适当的通风和气流有助于带走油墨微滴,降低飞墨对印刷品和环境的污染。然而,如果气流过大或不稳定,可能导致油墨在转移过程中受到干扰,增加飞墨的风险。

4、静电影响:油墨在墨辊间转移时,受到静电的影响,油墨的丝头会被拉长。这是因为静电在油墨和墨辊之间形成了电场,导致油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拉长的丝头由于其脆弱性,容易在转移过程中断裂。断裂的丝头会形成细小的油墨颗粒,这些颗粒在印刷过程中可能飞溅,形成飞墨。

飞墨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飞墨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均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于UV转印工艺的介绍

UV转印工艺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又称UV灌注工艺或UV披覆工艺,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UV转印胶水与金属不粘的特性,通过UV胶水涂敷、贴合、固化、脱模等步骤,实现纹理的转移,将模具上的各类纹理效果复制到PET、PC或PMMA等材料上,从而赋予这些产品丰富多样的外观。这一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镜片、手机按键、手机摄像头等带视窗镜片的产品上,为产品提供了超薄、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溶剂性的性质和精美多样的外观。


涂料黏度的测定方法

涂料黏度,即涂料的稠度,是涂料在流动过程中因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阻碍分子相对移动的力量。它用来描述涂料的粘稠性大小,即涂料在特定条件下流动的阻力或粘稠状态。在涂料行业中,涂料黏度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参数,它不仅对涂料的施工性能产生直接影响,还显著影响着漆膜的流平性和流挂性。在涂装工艺中,选择适当的涂料黏度是确保实现均匀、平滑涂装效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整体涂装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详解丙烯酸树脂的性状

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及苯乙烯等乙烯基类单体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一种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能,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当这些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丙烯酸树脂时,它们的比例和聚合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产物的性能。例如,调整单体的比例可以改变树脂的硬度、柔韧性、耐候性等性能;而聚合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则会影响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等。